技术资讯
一站式净水解决方案 / 量身定制专业产品 / 高效快捷的客户服务
超纯水是电子、制药、实验室等领域的关键原料,其纯度常通过电导率和电阻率来衡量。电导率与电阻率互为倒数关系,共同反映水中离子的含量。洵润西安水处理设备厂家将详细解析超纯水设备中电导率与电阻率的关系,探讨其科学原理、实际应用及影响因素,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水质纯化的核心指标。
电导率(Conductivity)指水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为微西门子/厘米(μS/cm)。电导率越高,说明水中离子(如Na⁺、Cl⁻)越多,水质越差。
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电导率的倒数,表示水阻碍电流的能力,单位为兆欧·厘米(MΩ·cm)。电阻率越高,水中离子越少,纯度越高。
两者关系可用公式表示:
电阻率 = 1 / 电导率
例如,超纯水的电阻率通常为18.2 MΩ·cm(25℃),对应电导率为0.055 μS/cm。
纯水本身几乎不导电,但因溶解的离子(如CO₂、金属离子)而具备导电性。超纯水设备通过反渗透(RO)、电去离子(EDI)和混床离子交换等技术去除离子,从而降低电导率、提高电阻率。
温度影响: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约2%/℃),因此需通过温度补偿(如标准25℃换算)确保测量准确性。
理想纯度:理论上完全无离子的水电阻率为18.248 MΩ·cm(25℃),实际设备通过多级纯化无限接近该值。
纯度监测:
电阻率≥18 MΩ·cm是超纯水的标志,若电阻率下降(电导率上升),提示设备需维护或离子交换树脂需再生。
电子行业晶圆清洗、制药注射用水等场景要求电阻率持续稳定。
设备优化:
在线电导率/电阻率仪实时监控水质,联动控制系统自动触发纯化模块(如UV杀菌、精滤)工作。
电导率检测常用于预处理阶段(如RO进水),电阻率则用于最终产水验证。
污染源:
空气中CO₂溶解生成HCO₃⁻,降低电阻率;管路析出金属离子或微生物污染也会导致电导率升高。
测量误差:
温度波动、电极老化或气泡附着可能造成读数失真,需定期校准仪表。
技术限制:
普通纯水设备仅达1~10 MΩ·cm,超纯水设备需结合RO+EDI+抛光混床实现18.2 MΩ·cm。
电导率与电阻率是超纯水品质的核心指标,二者互为倒数,直接反映水中离子残留量。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温度补偿、实时监测和多级纯化技术,确保水质满足高端领域需求。用户应定期维护设备、校准仪表,并关注环境因素对测量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