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资讯
一站式净水解决方案 / 量身定制专业产品 / 高效快捷的客户服务
在大型工业反渗透(RO)水处理系统中,操作人员常观察到一种现象:产出的纯净水(产水)pH值往往显著低于原水(进水)的pH值。这种看似“反常”的下降,并非设备故障,而是反渗透这一物理分离过程的必然结果,其核心机制在于水中溶解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行为及离子选择性截留。
溶解二氧化碳(CO₂)的独特性质:
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主要以中性分子(CO₂(aq))形态存在,而非带电离子(如HCO₃⁻碳酸氢根离子或CO₃²⁻碳酸根离子)。
关键点: 反渗透膜的分离原理主要基于对溶解离子(带电荷物质)的高效截留(通常>95-99%),而对于中性小分子(如溶解气体CO₂、O₂)的截留率极低,几乎接近于0%。
RO膜的选择性截留与CO₂的穿透:
当含CO₂的原水通过RO膜时:
高价离子(Ca²⁺, Mg²⁺)、一价离子(Na⁺, K⁺, Cl⁻) 被膜高效截留,浓水侧浓度显著升高。
碳酸氢根(HCO₃⁻)、碳酸根(CO₃²⁻) 作为带电离子,也被膜高度截留(通常在95%以上),同样在浓水侧富集。
溶解的CO₂分子 由于是中性且分子量小,几乎不受阻碍地自由透过膜进入产水侧。其浓度在产水和浓水中与原水基本相同(忽略压力变化等微小影响)。
碳酸平衡体系的破坏与pH下降:
原水中存在一个动态平衡:CO₂ + H₂O ⇌ H₂CO₃ ⇌ H⁺ + HCO₃⁻ ⇌ 2H⁺ + CO₃²⁻。pH值主要由体系中CO₂、HCO₃⁻、CO₃²⁻的相对比例决定。
RO过程的影响:
产水侧: 几乎只含有穿透过来的CO₂分子。HCO₃⁻和CO₃²⁻离子被膜截留,含量极低。这使得产水中的碳酸平衡强烈向左移动,即CO₂ + H₂O → H⁺ + HCO₃⁻反应占主导。但由于HCO₃⁻浓度极低,大量的CO₂溶解在水中会解离产生H⁺离子,导致产水呈弱酸性,pH值自然下降(通常在5-6.5范围)。
浓水侧: 由于CO₂基本不变,而HCO₃⁻和CO₃²⁻浓度大幅升高(因水分被去除而浓缩),平衡向右移动(HCO₃⁻ → CO₃²⁻ + H⁺的反应被抑制,甚至CO₃²⁻ + H₂O → HCO₃⁻ + OH⁻可能发生),导致浓水pH值往往高于原水。
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截留率差异:
虽然RO膜对所有离子都有高截留率,但并非100%,且对不同离子的截留率存在细微差异。通常,高价离子(如Ca²⁺, SO₄²⁻)截留率最高(>99%),一价离子(如Na⁺, Cl⁻)截留率略低(95-99%)。
关键点: 在实际运行中,RO膜对一价阴离子(如Cl⁻)的截留率有时会略低于对一价阳离子(如Na⁺)的截留率。这意味着会有极少量的Cl⁻相对更多地进入产水。
对pH的影响: 这种微小的不平衡(产水中[Cl⁻]可能略微超过[Na⁺])会使产水中含有极其微量的游离H⁺(因为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阴离子略多时,需要H⁺来平衡),这会对已经偏酸性的产水pH起到微弱的进一步降低作用。但这通常是次要因素,远不及CO₂穿透的影响显著。
进水pH与缓冲能力的丧失:
原水(尤其是地表水、自来水)通常含有一定浓度的碳酸盐、硅酸盐等,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能抵抗pH变化。
RO产水是高纯度水,溶解性总固体(TDS)极低(通常在10-100 mg/L以下),几乎没有任何缓冲能力。即使引入微量的酸性物质(如穿透的CO₂),也会导致pH值发生显著且灵敏的下降。这也是测量RO产水pH值需要特殊电极和严格操作的原因。
海水淡化厂: 海水进水pH通常在7.5-8.4之间。经过RO系统后,产水pH值常降至5.5-6.5。如果不进行后处理(如脱气塔去除CO₂、加碱调节pH),这种弱酸性水对后续管道(特别是金属管道)具有腐蚀性,也不符合饮用水或工业用水标准。
锅炉补给水制备: 需要极低硬度和硅含量的超纯水。RO产水pH偏低,若不调节,在后续混床离子交换或直接进入系统时,可能增加腐蚀风险或影响离子交换树脂效率。
电子超纯水: 对水质要求极其严格,pH是重要指标之一。RO产水的低pH需要通过后续精处理单元(如脱气膜、电去离子EDI、加碱)精确调控。
大型反渗透设备产水pH值低于进水,是RO分离过程内在物理化学特性的直接体现:
主导原因: 溶解性二氧化碳(CO₂)作为中性分子,几乎不受阻碍地穿透RO膜进入产水,而能中和酸度的HCO₃⁻/CO₃²⁻离子被高效截留,导致产水中CO₂溶解形成碳酸(H₂CO₃),解离出H⁺,使pH降低。
次要原因: 离子选择性截留的微小差异(阴离子可能略多)和产水极低缓冲能力放大了pH变化。
必然性与普遍性: 只要进水含有溶解CO₂(几乎所有天然水和市政水都含),这种现象就会发生,是RO工艺的固有特性,并非设备异常。
应对措施:
后处理调节: 常见有效的方法是在RO产水后设置脱气装置(如脱气塔、膜脱气)去除大部分CO₂,然后根据需要通过加碱(如NaOH)精确调节pH至所需范围。
进水预处理: 在RO前对高碱度/高硬度的水进行加酸(如H₂SO₄、HCl)和脱气处理,一方面防止CaCO₃结垢,另一方面也能降低进水中的HCO₃⁻含量和CO₂分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水pH下降的程度(但通常无法完全消除)。
理解RO产水pH下降的根本原因(CO₂穿透),对于系统设计、操作优化(如阻垢剂选择、加酸量控制)、设备选型(脱气装置的必要性)以及后续水质保障(防止腐蚀、满足标准)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